新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回复: 0

【经济学考研丨公式大全—宏观】失业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4-30 12: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失业
一、相关考点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且有工作意愿并积极寻找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
劳动力总人口包括失业人口和就业人口,而非适龄人口与自愿失业的人等不属于劳动力总人口。


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之为自然失业率。
N代表劳动力,E代表就业者人数,U代表失业者人数,则有N=E+U,相应地,失业率为U/N。假定劳动力总数N不变,并重点考察劳动力中的人数在就业与失业之间的转换。
ι代表离职率,即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业者比例;f代表就职率,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容易理解,如果失业率既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换句话说,如果劳动市场处于稳定状态,那么,找到工作的人数必定等于失去工作的人数。而找到工作的人数是fU,失去工作的人数是ιE,因此,劳动市场达到稳定状态的条件就是
fU=ιE
又因为E=N-U,上式变为fU=ι(N-U),解得


上式给出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因为在正常时期失业率是稳定的。上式表明,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ι和就职率f。离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自然失业率越低。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自然失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摩擦性失业:是指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摩擦性失业与充分就业同时存在并不矛盾;结构性失业:由于对某种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需求的减少,而劳动供给方没有迅速做出调整而造成的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时的失业。结构性失业与充分就业同时存在并不矛盾。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经济繁荣时周期性失业率下降,经济萧条时周期性失业率上升。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黯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奥肯定律: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业率为标准)时,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增加2%;反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减少2%。
奥肯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二、常见考点
关于失业的问题少有考察计算题,多数考察文字类题目,如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主要考察对失业率、自然失业、充分就业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结合通货膨胀的考察,如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
三、答题要点
关于失业率最重要的是分清楚失业人口、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人口、自愿失业等几个名词的概念,如失业人口关键词有:有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并且还在积极找工作。区分不同种类的失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记忆,答题一般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作答:(1)定义;(2)造成的原因;(3)对经济的影响(或者是与自然失业的关系)。
四、例题
1.名词解释:周期性失业
答题关键:从①定义;②造成的原因;③对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作答。
答:
(定义)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原因)这种失业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是一致的,在经济繁荣时周期性失业率下降,经济萧条时周期性失业率上升。在复苏和繁荣阶段,各厂商争先扩充生产,就业人数普遍增加。在衰退和谷底阶段,由于社会需求不足,前景暗淡,各厂商又纷纷压缩生产,大量裁减雇员,形成令人头疼的失业大军。
(对经济的影响)周期性失业存在时,经济并未达到充分就业,此时周期性失业给经济体带来负面影响:
①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本流失;
②较为严重的周期性失业还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③失业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当失业问题较为严重时,整个社会的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的质量将会受到威胁。
2.简单回答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答题关键:首先回答摩擦性失业的定义、造成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再回答结构性失业的定义、造成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
答:
(1)(定义)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原因)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率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摩擦性失业对经济的影响有:当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时,摩擦性失业率偏高会破坏就业工资的“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指:一旦工资涨上去便很难再降下来,就像“棘轮”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但是,在摩擦性失业率偏高,且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较大的生存压力所导致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恶性竞争会使工资水平下降,而工资水平下降会降低居民消费水平,同时摩擦失业率较高会降低居民安全感,进一步减少消费,从而使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而经济形势的恶化会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这就进入了就业和经济形势的恶性循环。
(2)(定义)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原因)结构性失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某些具有劳动力的工人,由于他们工作的产业进入萧条而失去工作机会,而他们不一定适应新工业部门的技术要求,因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如下岗工人;二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因而也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
(影响)结构性失业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一方面有人失业一方面有职位空缺,浪费大量人力;
②减缓经济发展速度。企业开工不足,投资者会减少投资;
③可能会导致“滞胀”,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矛盾,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新宇

GMT+8, 2025-4-7 00:43 , Processed in 0.1115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